飛機的輪子有何不同?起降時能夠承受那么大的壓力
來源: 本站 發(fā)布時間:2024-09-13
盡管飛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天空翱翔,但是飛機的輪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在起飛和降落階段,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這“龐然大物”――飛機的輪子。
機輪與車輪的區(qū)別
飛機輪胎區(qū)別于汽車輪胎的外觀特征是:飛機輪胎胎面有一條條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直溝,而沒有橫向溝槽;汽車輪胎胎面大多是由周向直溝與橫向溝槽組 成各式各樣的花紋圖案。胎面花紋不是為了美觀而設計,而是根據性能要求來確定。飛機的滑行與制動要求輪胎具備良好的防水滑功能,飛機輪胎為此設置了周向直溝;而橫向溝槽會顯著縮短輪胎壽命,因此飛機輪胎沒有橫向溝槽。
對機輪的要求
飛機對輪胎還有更特殊的性能要求。飛機比汽車重得多,但所有的飛機設計師都希望輪胎越小越好、越輕越好。輪胎的體積越小,飛機的有效空間就越大;飛機輪胎的負荷能力要求比汽車輪胎高很多。飛機輪胎的高負荷能力需要高的充氣內壓保證。
內壓高要求輪胎有更多層數的骨架材料,飛機輪胎的胎體比較厚,生熱比較大。高內壓會增大輪胎的接地壓強,飛機跑道規(guī)定了接地壓強的最大值,為此,輪胎通過增加下沉率從而增加接地面積來兼顧高負荷與低壓強的要求。然而,下沉率越高,輪胎的變形越大、生熱越大,這就要求輪胎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
簡單地說,飛機輪胎的性能特點是:負荷能力高、充氣內壓高、生熱大、速度高、可連續(xù)滑行的距離短等。這些特點要求輪胎必須采用特殊的材料與工藝技術。材料的特殊性在于其結構材料不僅物理性能特別高、生熱低,而且配置合理;工藝流程與普通輪胎沒有本質區(qū)別,主要區(qū)別在于工藝技術參數的不同選擇。
輪胎爆裂事故在國內外均有發(fā)生,國外比較著名的案例是2000年的協和式超音 速客機空難事故,法國方面的技術調查報告當時認定,此次空難是由起落架輪胎爆裂引發(fā)一系列連鎖故障所致,而有統計表明,自1976年投入商業(yè)運營以來,協和式客機已經先后發(fā)生10多次起落架輪胎爆裂的類似事故。